|
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全血保存时间对全血成分及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据河南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每年临床用血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全省10662万人,2015年总献血人次为1001512,人口献血率为9.39‰,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积极开展成分输血工作,全血的保存时间就成为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点,也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的同时减少输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成为当今输血界与临床医疗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
引起输血严重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就是血液中的白细胞。
国内外实践证明输注过滤去除白细胞血液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很多国家包括芬兰、日本等已经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了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这一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与白细胞引起的发热、过敏等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在我国逐步推广,并且被绝大多数输血机构及医院临床医疗部门所接受。
随着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应用越来越广泛,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越来越多。
本次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全血保存时间对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其中残留白细胞数量,为临床探索制备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最佳的全血保存时间。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全血保存时间对全血成分以及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评估最佳的全血保存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血液利用率,节约血源、提高血液制品纯度、减少副作用和提高疗效的目的。
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到12月期间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1500位无偿献血者,其中男性960例,女性540例。
分别采用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公司生产的附带有内嵌一次性过滤器的底部和顶部采集系统采集全血。
全血采集后于室温下保存并在6~22小时内每隔4小时检测全血中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
采用内嵌一次性过滤器在全血保存6~22小时内每隔4小时将全血中的白细胞去除后制备成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分别采用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计数不同全血保存时间下白细胞数量。
采用shinow9.0系统导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白细胞与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值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以全血6h保存时间作为参考,不同时间点测得白细胞(或者血小板)数量与初始6h测得白细胞(或者血小板)数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
三种不同的白细胞计数方法(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BD生物科学计数仪)在每个时间点检测白细胞数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结果:1.Baxter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保存14h组检测血小板的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45,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2.Fresenius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在全血保存10h组时检测的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924,P=0.12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仅仅在全血保存时间为10h时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3.MacoPharma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的数量也以全血保存10h组时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529,P=0.12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在全血保存时间为≥14h时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4.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个系统采集的全血中检测的血小板数量基本是一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123,P=0.884);但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是不一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92,P=0.013)。
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个系统采集的全血在不同的保存时间下其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中残留白细胞的数量均是不同的(P<0.05),其中全血保存时间为22h时残留白细胞明显增多但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含有的白细胞数目均低于5×106/单位。
结论:1.全血保存时间可以影响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保存时间延长可导致全血中血小板数目增高;2.全血保存时间可以影响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数量;在全血保存时间为22h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数量最多。
3.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种不同的采血系统对全血中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没有影响,但是对白细胞数量的检测存在差异性。
4.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对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5.考虑到过滤白细胞后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的质量,12-20小时的保存时间可能全血保存的最佳时间段。 |